服务协议
隆基与晶科:多地区交锋,技术路线之争凸显
隆基和晶科的专利战堪称一场全球范围的 “激战”。从国内到国际,多个地区都成为了他们诉讼的战场。
在中国,晶科率先在江西南昌起诉隆基侵权,涉案专利覆盖 TOPCon 电池及组件技术 ,试图通过法律手段限制隆基在这一领域的市场拓展。而隆基也不甘示弱,迅速在山东济南发起 “反扑”,要求晶科停止制造、销售涉嫌侵权产品,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战火很快蔓延到了国际市场。在美国,隆基反诉晶科侵犯其 TOPCon 专利,这一诉讼不仅关乎美国市场的利益,更对全球光伏产业的技术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在日本,晶科起诉隆基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战线。而在澳大利亚,双方同样展开了激烈的互搏,诉讼涉及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设计、制造等关键领域。
这一系列诉讼的背后,隐藏着 TOPCon 与 BC 技术路线的激烈竞争。晶科作为 TOPCon 技术路线的领军企业,稳坐该技术路线的头把交椅 ,其通过大量的专利布局,试图巩固自身在 TOPCon 领域的优势地位。而隆基则将 BC 技术视为 “终极路线”,大力发展 BC 技术并构建专利壁垒。双方都希望通过专利诉讼,打压对方的技术路线,确立自己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天合光能与阿特斯:高额索赔,TOPCon 技术专利纠纷升级
天合光能与阿特斯的专利纠纷同样引人注目,且涉案金额巨大,凸显了行业专利战的激烈程度。2025 年 2 月 10 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阿特斯及其全资子公司常熟阿特斯侵犯其两项核心发明专利,索赔金额合计高达 10.58 亿元,并要求对方承担维权费用及诉讼成本 ,这一索赔金额创下了中国光伏行业专利侵权诉讼的纪录之一。
此次纠纷的焦点集中在两项与 TOPCon 技术相关的专利上。其中一项是 “太阳能电池模块” 专利,天合光能认为阿特斯在制造和销售光伏组件时侵犯了该专利;另一项是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涉及电池制造工艺的核心环节。这两项专利原为韩国 LG 电子所有,2024 年由晶科能源子公司转让给天合光能 ,这也体现了行业内专利交易与专利战之间的紧密联系。
双方围绕这两项专利展开了激烈的攻防。天合光能不仅在国内提起诉讼,要求阿特斯停止侵权、销毁库存产品及设备,还在 2024 年 10 月就已在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阿特斯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并启动 337 调查 。而阿特斯也积极反击,针对天合光能的两项专利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相关机构提交无效宣告请求 ,并于 2024 年 10 月在中国起诉天合光能侵犯其两项专利权,索赔 1 亿元 。双方的诉讼与反诉交织,使得这场专利纠纷变得异常复杂。
其他案例:晶澳科技、奥特维等企业的专利诉讼
除了隆基与晶科、天合光能与阿特斯的专利大战,2025 年还有多起专利诉讼案件,体现了专利战在光伏行业的普遍性。晶澳科技起诉正泰新能,在欧洲专利法院针对正泰新能及其多家欧洲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公开了 TOPCon 电池技术的具体专利号,并明确针对欧洲市场 。这一诉讼不仅影响着双方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也对欧洲光伏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奥特维与中节能太阳能等公司也卷入了专利纠纷。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状告中节能太阳能科技 (镇江) 有限公司、深圳光远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甚至将竞争对手的客户也一并起诉。这种将供应商和下游制造商同时卷入诉讼的做法,开创了行业先例,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看到了专利战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