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协议
组件价格集体上扬,市场动态抢先看
隆基组件的出厂价也在上周上涨 0.03 - 0.05 元 / W。天合光能在渠道卖客户的组件价格上涨了 0.02 - 0.03 元 / W,并且国内市场及欧洲市场都已确认涨价。此外,晶科能源等多家一线光伏企业也纷纷上调了组件价格,上调幅度在 0.01 - 0.03 元 / W不等。 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光伏组件价格正在集体上扬,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价格上升的态势。
组件价格上涨背后的多重因素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国内政策的推动使得市场需求迅速回暖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明确了 2025 年 6 月 1 日的 “新老划断” 政策,这使得不少开发商为了享受原有政策,加大了采购力度,推动了需求的增长。
就像在政策的刺激下,许多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项目纷纷加快了进程,对光伏组件的需求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欧洲市场的需求复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欧洲光伏组件需求进入传统旺季,二季度囤货需求显著回升 。根据 Search4Solar 披露的数据,部分组件价格涨幅已超 20%。欧洲市场库存去化基本完成,需求的恢复为组件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压力也是组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虽然此前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有过大幅下跌,但目前上游原材料仍处于亏损状态 ,这使得成本有提升涨价的压力,需要通过组件涨价来传导成本压力 。比如硅料、硅片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组件的生产成本,当成本上升时,组件价格自然也会随之上涨。
行业自律与供给侧改革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国内行业自律逐渐发挥作用,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回归,企业间通过自律性供给侧改革,控制产能投放节奏 。当市场上的产能得到合理控制,供需关系得到改善,价格也就有了上涨的动力。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整治 “内卷式” 竞争,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价格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组件价格上涨对抢装大潮的影响
组件价格的上涨也影响着抢装大潮的发展。不少开发商为了享受原有政策,获取更稳定的收益,纷纷加快项目进度,争取在6月1日前将电站完成并网,此举加大了对光伏组件的采购力度,推动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看,抢装潮使得短期内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大幅增加。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市场供需关系被打破,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
在这种情况下,组件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趋势。就像在一些地区,原本规划在下半年建设的光伏项目,为了赶上政策的末班车,都提前到上半年开工,这使得组件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 。而组件厂家的生产能力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提升,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组件价格不断攀升。 抢装潮在短期内,刺激了光伏市场的活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光伏组件生产、安装施工等行业迎来了业务高峰期。
但从长期来看,抢装潮过后,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因为大量项目集中在抢装期完成,后续市场的项目储备可能会减少,这对光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且,抢装潮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部分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可能会忽视产品质量,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